中文/en

文明互鉴,共筑中泰友好未来!第三届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活动双城启幕

2025-05-18

5月18日,值中泰建交50周年与"国际博物馆日"双庆之际,由华彬文化基金会主办,中国驻泰大使馆、环球时报社支持,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协办的“第三届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活动”在泰国曼谷华彬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心(东盟)与北京华彬生态园国际会议中心同步启幕。

第三届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活动

活动以“文明互鉴 共筑中泰美好未来”为主题,通过跨国对话、主题展览与文化展演,深化中泰人文合作,为"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注入新动能。

 

国际认证

双城联动的文化盛宴

本届活动是中国驻泰大使馆中泰建交50周年官方纪念系列文化活动之一现场,华彬文化基金会秘书长卢战表示,华彬始终秉持“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民心相通”的初心,从“一带一路”十周年的时代高度,到推动青少年教育交流的深度融合,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积累信任、深化合作。

华彬文化基金会秘书长卢战

中国驻泰公使衔参赞常禹萌对华彬文化基金会长期以来为推动中泰文化交流所作的积极贡献表示感谢,并指出值此中泰建交50周年之际,活动以“文明互鉴”为主题,聚焦文化遗产保护、建筑艺术传承与博物馆发展,进一步拉紧“中泰一家亲”的情感纽带,夯实两国人文交流基础。

中国驻泰公使衔参赞常禹萌

泰王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梁益祥说道:今天的文化交流活动尤为引人关注,因为它聚焦民间交流——这正是推动泰中关系在坚实友好基础上蓬勃发展的核心力量。

泰王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梁益祥

泰国文化部副部长蓬鹏·威帕蒂蓬米帕提到,今年恰逢泰中建交50周年,两国关系紧密且稳固。文化始终是凝聚人民情感的核心纽带,正如“中泰一家亲,兄弟情谊深”的深刻诠释。

泰国文化部副部长蓬鹏·威帕蒂蓬米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曼谷办事处文化事务负责人景峰表示:华彬文化基金会在推动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方面的努力,值得高度赞扬。这项活动的目标,是为了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并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这样的努力不仅对亚洲十分重要,对整个世界亦是如此。现场,景峰还特别致谢华彬文化基金会发起人、名誉理事长严彬先生。过去二十年来,他始终在推动有形与无形文化遗产保护、倡导文化交流方面始终走在前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曼谷办事处

文化事务负责人景峰

 

共话文明守护

携手展望未来

开幕式上,原中泰友好协会会长石广生宣布大会启动。

原中泰友好协会会长石广生

依托双会场联动机制,活动围绕自然灾害下的遗产保护展开学术对话,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教授与泰国专家哈塔雅·西里帕塔纳昆分别分享北京中轴线申遗成果与缅甸震后修复案例,推动建立可持续协作机制。

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教授

泰国专家哈塔雅·西里帕塔纳昆

活动期间,华彬将联合昌平区文旅局,在泰国曼谷华彬东盟健康产业园设立全球首家“海外明文化主题文创展示空间”,以文创为媒介推进中国文化的现代转译与国际传播。

活动现场

 

光影中轴:

千年文明的影像叙事

作为本届活动的重要环节,“光影中轴 古建华风”主题摄影展在曼谷亮相。

北京会场展览现场

展览以卷轴式设计串联北京中轴线的壮美画卷,特邀中国摄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袁毅平、世界遗产影像学家梅生和跨界建筑摄影家林铭述三位名家创作。通过百余幅摄影作品展现这条全长7.8公里的世界遗产轴线。从元代的营城智慧到明清的礼制格局,从紫禁城的巍峨殿宇到钟鼓楼的时光印记,镜头下的中轴线不仅是中华文明“中正和谐”理念的缩影,更见证了北京城的古今嬗变,展现东方文明轴线的世界意义。

泰国会场展览现场

 

多年深耕

文化出海的创新实践

2023年,以颐和园仁寿殿为蓝本等比例在泰国复制、由中泰两国工人共同建设的华彬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心(东盟)项目在泰国曼谷华彬东盟健康产业园正式落成,成为海外最大中式木构建筑。

华彬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心(东盟)

 

自此,华彬集团持续以该中心为平台,持续推动以遗产保护+文化交流+平台为模式的国际人文合作,每年5月18日的“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活动已成为中泰人文交流的重要桥梁:

· 2023年,由华彬文化基金会与中国新闻社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活动圆满举办。

· 2024年:第二届活动聚焦“一带一路”十周年,先后获得统战部优秀出海传播案例,环球时报、环球网“先锋出海案例”等称号。

· 2025年:以中泰建交50周年为契机,活动进一步夯实中泰在文化遗产保护、民间交往等领域的合作平台。

 

往年活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中心文化负责人景峰博士高度评价华彬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心(东盟):“这座建筑既是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范,展现了中泰合作的卓越成果。”中国驻泰大使韩志强盛赞其“将中国传统建筑完美呈现”,中国政协高访团更称其“讲活了中国故事”。这座历时千日、由中泰工匠携手打造的海外最大中式木构建筑,已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闪亮名片。

活动现场

 

当曼谷的光影中轴与北京的千年文脉跨越山海同频共振,第三届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活动不仅是对“中泰一家亲” 情谊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文明对话新范式的前瞻探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愿本次活动成为新的契机,让文化遗产保护的共识转化为行动,让民间交流的热忱凝聚成力量,共同书写“中泰一家亲”的时代新篇,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筑牢民心相通的文化根基!